焦点

他们开始网暴献血的人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探索   来源:娱乐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    作者 | 南风窗记者 祝越实习生 韩博煜何佳意识到,自己是被网暴了。事情开始于2023年7月15日,何佳在一个有关“献血”的视频下留了评论,分享自己六年来献出成分血一万多毫升的经历。最初,大部 天命杀神

    

他们开始网暴献血的人

作者 | 南风窗记者 祝越

实习生 韩博煜

何佳意识到,自己是暴献被网暴了。

事情开始于2023年7月15日,始网天命杀神何佳在一个有关“献血”的暴献视频下留了评论,分享自己六年来献出成分血一万多毫升的始网经历。最初,暴献大部分网友都表示支持,始网零星的暴献评论对她的献血量产生误解,但也很快得到澄清。始网

她没想到误解会继续蔓延成新的暴献攻击。第二天,始网有人在她主页的暴献一则无关动态下评论:“吹牛也不是这么吹的”“前来参观血牛”。

她特地发了一条动态,始网放上献血证和献血奖状试图证明自己,暴献却引来源源不断的始网疑问:“能不能把图放全,让我看看年龄和性别?”

何佳的评论被截图网暴

何佳的评论被截图网暴

何佳仿佛陷入了自证陷阱,那条动态的浏览量也升到三千。直到有人说,自己是在某个贴吧看到何佳的原评论的,她才明白,那些质疑并非真的想让她澄清真相,而只是一种凑热闹式的网暴。

她在贴吧找到那个“挂”她的帖子,一千多条回帖里,“血牛”“泰坦”“小仙女”等带有侮辱和嘲讽性质的词汇比比皆是。另一些人则认为何佳“编都不会编就当救世主”,分析她的献血经历是如何不可信。

何佳受到的网暴

何佳受到的网暴

事实上,很多人的分析并未区分开“全血”和“成分血”的不同,他们的质疑也并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献血政策的差异。何佳发现,这场网暴最后指向的,是大众对献血的不了解,以及部分人对无偿献血的强烈反对。

在人造血液仍未实现的当下,自愿无偿献血仍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,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保障。可作为公益善举的无偿献血,为何会遭到反对?

“本来是来看笑话的,没想到被科普了”

何佳所评论的视频共74.8万播放量,其中的投票数据显示,只有26%的观众献过血。而在评论区前排,反对献血的声音占了大多数。

献血的人少,唱衰的天命杀神人多,这让何佳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说点什么。

“血液报销的种种不便和现状我都很清楚,所以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这些东西去献血的。”这是何佳最想表明的态度。她还提到自己六年献成分血六十多次,共一万多毫升,又在评论里附上献血证明,想让自己的话显得更有说服力。“而且我并不觉得这个献血次数和献血量很夸张,别人都是献了上百次,我这算少的。”

何佳没料到,这样一条评论会引来网暴。

对她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献血量上。她的评论被挂到了贴吧,“这真的是碳基生物的献血量吗?”“是不是把献的姨妈血也加上去了。”类似的嘲讽很快出现在回帖的前排。何佳写明自己献血量和献血次数的行为,被他们解读为“吹牛”。

何佳受到的网暴

何佳受到的网暴

质疑的源头在于对献血缺乏了解。何佳把一千多条回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发现很多人并不知道全血和成分血的区别。献全血需间隔半年,而献成分血只需间隔14天,一年最多可以献24次。她六年间献血64次,“已经算是不多了”。

何佳最初对献血同样不了解。2016年她18岁,第一次在大学校园的献血车里献了400ml全血。

献血的想法由来已久,她一直觉得这是成年后应该做的事之一。“一人献血,全家光荣”的口号也让她有些心动。但这次献血经历有点“吓人”,不知是旁边架子里的血液让她晕血,还是她的身体本就负担不起400ml的失血,何佳差点晕了过去。

何佳的献血金奖(献血50次)证书/受访者供图

何佳的献血金奖(献血50次)证书/受访者供图

这次经历让她对献全血有了阴影。三个多月后,血液中心打电话找到她,表示目前急需B型血血小板,询问她是否有时间献血。

通过这个电话,何佳才知道,献血并非献全血一种方式,献成分血(血小板)间隔的时间更短,对人体损伤也更小。

“我当时还特别看重这件事。”当天下午,何佳就请假去了血液中心献血小板。“后来我才知道‘急需’其实是这段时间急需,不是说这时候你不献血,这个人就死了。”

在何佳发布动态、说明成分献血的具体情况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在她这边。

何佳的电子献血证/受访者供图

何佳的电子献血证/受访者供图

很多网友开始帮她给不懂成分血的人解释。何佳看到,原帖每隔几秒钟就会有新的评论,其中大部分是支持她的。后来她才知道,贴吧里还有三个新帖是专门为她澄清的,有人放上了何佳主页里过去的献血vlog,表示相信她。

原本的质疑声也逐渐变成了支持。何佳的主页动态下,有网友羡慕她身体好,能坚持献血;也有人感谢她持续不断的付出,为她遭遇网暴打抱不平。

还有一些人,因为这件事才知道成分献血。“本来是来看笑话的,没想到被科普了。”类似的评论让何佳印象深刻,她想,经过这一波网暴后的讨论,能有更多人了解成分献血这件事,也挺好的。

怎么用血,各地不同

这次网暴,让何佳发现大众对献血认识的缺乏,也使她直接接触到了网络上反对献血的声音。

即使在献血相关的疑惑得到解释后,仍然有一部分人对她的行为持怀疑态度。有人留言说:“你老了以后会后悔的。”

在各社交媒体上搜索“献血”关键词,就能看到很多人对无偿献血表示反对。

部分帖子开始于“献血到底好不好”“安不安全”的疑问,部分是想探讨血荒、血库告急等新闻,还有的则直接指向反对献血的现象。在这些帖子里,很多网友现身说法,告诉大家“献血有害”或“献血无用”。

社交平台上反对献血的相关帖子

社交平台上反对献血的相关帖子

反对献血的原因多种多样:献血对身体不好,血站护士态度差,也有人称自己原本只想献200ml试试,结果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献了400ml。很多人因此放弃了继续献血,并且以此为鉴,告诫他人。

更多反对的声音,集中在献血与用血的矛盾上。在反对者们写下的亲身经历中,无偿献血宣传时承诺的“优先用血”,在现实中似乎往往无法兑现。

“优先用血”是一项为保障无偿献血者权益而设置的惠民政策。它指的是,在保障临床急救用血的前提下,无偿献血者本人、直系亲属及其配偶因病需要临床用血时,血站可凭其无偿献血证等相关材料,对符合条件者优先供血。

但在实际情况中,献血者时常无法享受优先用血,梁辉就是其中一例。梁辉曾于四川省遂宁市献过两次血,而后他的父亲因贫血在南充市住院,需要输血。医生表示,目前血库紧张,短时间内无法供血,如果要马上用血,必须是直系亲属曾经献过血才行。

“我妈就说我以前献过,但是医生说,还得是在南充献的血才行。”梁辉在遂宁市的献血证因此没有了用处。他也纳闷,政策里真是这么写的?

事实上,优先用血政策的保障范围、供血量等具体规定,在不同省市内存在着差异和变化。据南充市中心血站发布的信息,仅南充市的无偿献血者及其相关人可享受优先用血。而2023年6月,海南省则宣布要进一步扩大优先用血保障范围,将非本省的献血者本人及直系亲属也纳入其中。

献血相关政策为何存在地区差异?南风窗记者从深圳、广州等地血站工作人员处了解到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对献血者享有的政策没有统一的标准,各地区都是参考《献血法》,根据当地财政的支付能力、用血压力等实际情况,来确定献血者享受的具体政策。例如,临床用血费用报销往往也是“在哪个血站献血就回到对应的血站报销”,部分地区则实现了省内直报。

这些具体规定,梁辉并未在献血之初了解到。从网络上的献血宣传和相关报道中,他只知道自己献血之后,直系亲属用血会有一定的优先性,也会更加方便。这种优先和方便,成为他参与无偿献血的动机之一。

电视剧《狂飙》截图

电视剧《狂飙》截图

这样一次用血的经历,会影响他献血的意愿吗?梁辉很直接地表示:“根本就没有献血的想法了。”

“感觉就没有任何意义,”梁辉说,“如果其他患者要输血,他遇到的困难(和我)也是一样的嘛,就感觉输血和献血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”为了用血而献血的这一动机,不复存在了。

“血站不能满足,再优先也没有办法”

何佳也在长期献血中了解到了优先用血的困难,“有时候医院会要求互助献血”。

“互助献血”,指的是在血库紧张时,血液中心鼓励病患亲友进行献血,亲友献血后,可持献血证到所在医院,为病患换用所献的等量血液。互助献血于1998年被正式纳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,作为无偿献血的补充,适用于血库紧张,且患者并非急救,可以择期手术的情况。

据人民网报道,2018年4月1日起,互助献血被全面叫停。除个别边远地区外,我国几乎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,将全部来自于公众自愿自发的无偿献血。

《手术两百年》剧照

《手术两百年》剧照

但此后,互助献血仍然较为常见,处于“有实无名”的状态。2020年1月,华商报曾对此走访调查,据报道,西安市内多家医院皆表示,在血库紧张时,用血前需要先献血。虽然医院并不强求患者家属献血,但这种“互助献血”是最快的用血方法。

可见,血库紧张是导致“互助献血”的主要原因。2023年4月,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《中国医院院长》(综合影响因子0.28)报道,缺血在我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事情。

“我们的血库一直都是缺的。”2023年7月31日,南风窗记者以献血为由咨询某市某献血屋工作人员时,对方同样这样回复。

作为血站下游的医院,其用血需求也较难满足。某市级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向南风窗记者介绍,该医院收住了接近3000名病患,用血量大概占全市的60%。医院每天会根据库存和用血需求向血站申请血液,但血站“长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”,每次拿回来的血也“只够用一两天”。

何佳对血库的紧张有亲身体会。长期在武汉血液中心的江南分中心献血,她经常看到护士给献血者打电话,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前来。起初何佳还不理解,献血的仪器都在满负荷运转了,还有人在排队等位,难道血还是紧缺?

2023年3月雷锋日何佳的献血纪念照片/受访者供图

2023年3月雷锋日何佳的献血纪念照片/受访者供图

武汉血液中心官网介绍,血液中心共设置39个固定献血点,所采血液则要供应160余家医疗机构。何佳因此意识到:“即便大家还在等位,血其实也是不够的,献血的人太少了。” 武汉血液中心公众号显示,2023年3月江南分中心搬迁新址后,可同时容纳25位献血者机采。“有时候护士就会告诉献血的人库存比较满。”何佳说,“但(这种情况)也很少,而且这并不代表血小板就很饱和,因为它只有5天的保质期。”

献血的人少,自然导致血源紧张。我国的无偿献血率目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。自1998年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来,我国每千人口献血率已有了大幅增长,从1998年的4.8‰,提升到了2022年的11.5‰。

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全球血液安全性和可得性现状报告》显示,根据截至2018年的数据,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中位数为每千人31.5次,中上收入国家为每千人16.4次,皆高于我国。

世界卫生组织各地区的人口和献血分布(百分比)

世界卫生组织各地区的人口和献血分布(百分比)

在整体献血率之外,定期献血者的人数多少也很关键。据《中国医院院长》2023年4月报道,至少献过3次血、且近12个月内献血至少一次的定期献血者,目前人数还是很少。

另一方面,献血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,客观上将部分人群排除在献血者之外。何佳曾尝试带身边人献血,但他们要么太瘦,要么血管太细,要么血压不在合理范围内,最终都满足不了献血的要求。

即使是定期献血者,也会因一时指标不合格无法献血。定期献血者黄齐已经持续参与献血三年多,共献血10100ml,他也有过4次指标不合格。

“最近的一次是因为转氨酶升高,”黄齐有些遗憾,“少救了一个人”。为了保证定期献血,他很注重维持自己的身体健康。

黄齐献血后收到的短信通知/受访者供图

黄齐献血后收到的短信通知/受访者供图

在血液紧张的情况下,现有库存仍要以保障临床急救用血为先,无偿献血者则在其次。这虽是写入优先用血惠民政策中的一大前提,却容易被人忽视。前文提到的海南省优先用血政策试点,同样特别提到需要“保障临床急救用血”以及“血液库存处于合理区间”。

献血者的优先用血权利,也因此无法得到百分百的保证。前述医院工作人员告诉南风窗记者:“血站不能满足,再优先也没有办法。”

“我们还是基本上要满足以前献过血的人,但是有时候没办法,就只能首先满足那些家属刚刚献过血的患者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
献血者难以优先用血,便不愿再参与献血,这又进一步导致血液库存紧张、用血困难。无偿献血事业因此陷入恶性循环。

“一人献血,全家受益?”

献血者对优先用血的期待,与血站的宣传方式有关。

“‘一人献血,全家光荣’,我觉得血站最好是不要这么宣传。”在何佳看来,这种口号让人们对献血的回报抱有很高的期待,“如果一开始就放弃期待,大家都是无偿的,其实就还好。”

如今,很多血站依旧会打出“一人献血,全家光荣”“一人献血,全家受益”的口号,其动员大众献血的重点,也就放在了无偿献血所带来的血费报销、优先用血等好处上。

2021年1月27日,江苏常州,无偿献血文明倡导牌

2021年1月27日,江苏常州,无偿献血文明倡导牌

何佳最初也觉得这些口号听上去挺好。直到真正了解过相关政策后,她才发现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麻烦和困难,“宣传的时候写得也没有那么详细”。

宣传中将献血与利益挂钩,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无偿献血的公益性。早在2014年,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便于研究中指出,优先用血政策和“一人献血、全家受益”等宣传话语,将献血与私利捆绑在一起,明显背离了自愿无偿献血的基本原则,这也将献血的基本导向,从利他转向了利己。

除此之外,无偿献血相关科普的缺乏,同样容易造成人们对献血的误解。

黄齐自称是一个“献血宣传者”。2023年7月12日,他在小红书上连续发了三篇献血科普笔记,两千多字的笔记,内容涉及献血种类、间隔期、饮食和作息注意事项等等。

黄齐的献血记录/受访者供图

黄齐的献血记录/受访者供图

发布科普的念头,源自于他看到的一个帖子,内容是献血者本人吐槽自己献完血后身体不适。在那个帖子的评论区,关于“女生应不应该献血”的问题起了争论,这让黄齐意识到科普的必要性。

“现在全国这么多地方,有的护士科普也做得不是很到位。”他在不同地区都献过血,有一次血液初筛不合格,护士也没说明原因就让他走了,“如果是在北京,护士就会告诉我哪个指标不合格,之后要等多久之类的”。

黄齐希望,科普工作能尽量在血站护士那里就做到、做好,让第一次献血的人留下好印象。

为了更好地献血科普和交流,定期献血者乐弦在小红书上建了一个献血交流互助群。2023年3月至今,已经有了128个献血者加入。大家会在群里分享献血注意事项,帮助经验较少的献血者规避一些常见的错误。

献血交流群和群内的交流,群成员会将备注改成血型+地区,方便互助/受访者供图

献血交流群和群内的交流,群成员会将备注改成血型+地区,方便互助/受访者供图

“比如女性献血要避开生理期,还有献血之前不能多吃,如果一大早摄入的油太多,去献血就可能检查不合格。”乐弦说。

具体注意事项之上,他们更想科普的是献血不求回报的“无偿性”。采访中遇到的定期献血者们,都向南风窗记者强调了这一点。

“不能说是为了以后要用血,我们才去献血啊。”乐弦说,她也并不担心将来可能出现的用血困难。乐弦的献血群里,各地的献血者还会转发网上看到的用血求助信息,在核实患者信息后,去帮助有需要的患者互助献血。

2020年11月29日,深圳,捐血站献血车

2020年11月29日,深圳,捐血站献血车

在黄齐看来,献血是“献有限血液,惠无限生命”,这句话也被他放在自己的朋友圈背景里。每次献完血之后,黄齐会收到通知短信,告诉他血液合格,送去了哪个医院,这让他有种帮助到更多人的成就感。

而何佳则在第一次献血时就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留下了自己的检测血样。为了不错过配型成功的消息,她从来不敢挂掉任何一个电话。

现在,她仍然等待着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。

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受访者,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

编辑 | 向由

排版 | 菲菲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蓝琛资讯网   sitemap